些。自古以来中医成才的渠道主要就有三条:自学、师承、祖传。现在主要看重学校培养。当然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地方。学校的知识来自于哪里呢?我们不能舍本求末。现在中医学院培养的中医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当前社会上一方面是医疗资源的不足,一方面是医疗资源的浪费。中医面临两个方面的尴尬。行政管理部门明确行医必须有行医资格证,如果没有合法医疗资格的行医自然就是犯法的,是应该禁止的。但是中医不同于西医,搞西医需要专门的设备和药品,一看就知道是在搞医。中医在民间是不好禁止的,有人生病了,病人来要也好,主动给他也好,就是一点草啊、树根之类的,你说他犯法了吗?不好说吧。其实这也是在搞医疗啊。只要他不公开挂牌,别人到他家里去拿药,是否收钱那是他们自己的事。面对这种情况,医疗部门也只有承认,中医在民间是大量存在的。这是医疗管理部门的尴尬。作为行医者自己心里也难过。自己有好的医疗本事,但只有亲朋好友找到时才能帮助处理一下,不能公开的、光明正大的为更多的人服务。“天生我才必有用”,就是这么用吗,真是窝囊。这是行医者的尴尬。这样的环境也制约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这个问题,医疗管理部门可以考虑适当放权。把鉴定权放到基层政权,选择权放给老百姓。医疗管理部门就着重做好管理工作。对于申请医疗资格的,由申请人所在的居委会或村委会签注意见,是否能搞医,所在地最清楚。谁的医疗技术好,老百姓会自己鉴别、选择。医疗部门不要认为这是关系到人生与死的问题,把证办出去以后出问题会承担责任。这是不必要的想法。交通管理部门办那么多驾驶证出去,出那么多交通事故,死的人不少,但谁也没有认为办证的有责任。最初可以办为医疗实习证,实践证实合格以后再转正。这样医疗管理部门还有很多事要做。譬如,对行医者平时情况的了解,定期和不定期的综合性的、科学的考核,根据他们执业的情况对职业资格的级别进行调整。到一定的时候正常情况是应该升级,但特殊情况会有降级,甚至取消医疗资格。如果对于职业资格一定要考试,那应该适当降低难度,最重要的一点是有责任能力的公民都可以报考。有工作的取得医疗资格后,原工作性质对他没有限定的,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改行。就是领导干部考取了,他也不可能以此谋私。工作之余这还是一条联系群众,了解民情的好路子。古时的官员就有在大堂上为民诊病的例子。
如此建言,希望有关人士能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公平正确的对待中医,有关部门能够通过调整对中医的行政管理,使中医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造福于民,使国强盛,社会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