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有降气祛痰之功,亦因代用久之,见苏子之功效甚良,故亦保留应用。惟遇恶心呕吐者仍用半夏、生姜。陈皮与枳实同有行气开胃之功,亦因代用久而见其作用虽缓而功效甚好,用量稍大即功力相类,故沿用至今。
治验举例:李某某,女,42岁。脘痛10余年,食纳呆滞,形体消瘦,常泛酸。夏天则脘痛加剧,苔薄白,脉弦细。曾住某医院月余,由于其痛甚则彻背,疑为消化性溃疡,经上消化道造影未能证实,出院后中医治疗。予调胃汤8剂痛止,食纳增进。至22剂时,泻下大量粘液,诸症全消。2月后体重增加4.5kg,痛未再发。
2、溃疡汤(附复健散)
组成:生黄芪、党参、川楝子、仙鹤草各30g,丹参、郁金、五灵脂、陈皮、神曲各15g,川椒、甘草各10g。
功效:健脾益气,行气活血,生肌止痛。
主治:消化性溃疡。
煎服法:加水约1000ml,文火煎煮30分钟为第一煎,再加水1000ml,煎煮50分钟为第二煎,两煎合并,分3次于饭后30分钟至1小时内温服,每日1剂。
方解:溃疡病的成因不外两端:一为饮食不节致胃肠受损;一为七情所伤,如忧思伤脾,脾伤则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怒气伤肝,肝伤则食入于胃不能散精于肝。无论何种所伤,首先导致气滞或气虚、血瘀或血虚、脾滞或脾虚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然后形成溃疡。所以本病虽为局部病灶,病理变化却为整体之失调。对溃疡病的治疗,在恢复机体阴阳平衡、气血协调之同时,消除局部之溃疡病灶同属重要。因此采取了行气活血,健脾益气,生肌止痛等多种法则。
本方中,黄芪益气,郁金行气解郁,黄芪得郁金为佐则补而不滞;丹参活血化瘀,五灵脂为佐,血贵活利,丹参得灵脂之佐尤能推陈致新;党参健脾益气,陈皮、神曲为佐,凡补多滞,党参得陈、曲之佐,则脾得补而不滞,滞得消而不伤,相得益彰;仙鹤草有止血、强壮、消肿之功,何廉臣说:仙鹤草“寒以清营,专以止血,芳香透络,亦可散瘀”,用于溃疡病可生肌敛疮,合丹参、五灵脂共成祛瘀生新之功,佐以甘草和中缓急止痛,为痈肿疮毒要药,《本草经》谓其“长肌肉”,则生肌之功更著;川椒辛温止痛,川楝子苦寒理气止痛为佐,二药之性寒热各异,得相反相成之效。
关于人参、五灵脂同用问题。中医文献中有“人参最怕五灵脂”之记载。相畏是相制约之意,与相反义不同。二药同用,正如清代余听鸿所编《外证医案汇编》中所说:“正虚血凝,五灵遇人参,其攻瘀之力更速,瘀去正安,恐正气不接,故赖人参之力续之”。二药配伍于溃疡汤、复健散中同用,经多年临床观察,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关于饮食宜忌。饮食选择的适当与否直接关系着溃疡之愈合和疗程之长短。选择饮食的原则是:富有营养价值,易于消化,不刺激胃液过多分泌,无化学性及机械性之刺激。采用少量多餐的方法不使胃过分扩大。故提倡溃疡病患者以蒸馍与稀饭为主食,蔬菜可选用西葫芦、茄子、胡萝卜、白萝卜、白菜、菠菜等。其它如肉类、鸡蛋、面条、姜、醋、辣椒等均不宜。待溃疡愈合,转入第二疗程后,可逐渐恢复普通饮食。
关于疗程问题。溃疡病的治疗共分2个疗程,第一疗程一般为70~100日,服用溃疡汤。待症状消失,经检查溃疡完全愈合再转入第二疗程。第二疗程是为了比较彻底地恢复健康,以巩固已取得之疗效,方用复健散。
复健散方组成:东参、生黄芪、党参、五灵脂、丹参、川郁金、川楝子、甘草各30g,鸡内金120g,陈皮、神曲各60g。
用法:上11味,共为极细末,每服1.5g,日3服。
治验举例:杨某,男,36岁,1975年3月初诊。胃脘规律性痛2年余,伴乏酸、纳呆。经钡餐造影,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有一约黄豆大小之龛影,诊为十二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