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主页 >>论文精选 >> 中药膏外敷治疗乳腺癌术后皮肤瘘管1例
中药膏外敷治疗乳腺癌术后皮肤瘘管1例
时间:11-01-28 11:09:36 来源: 作者: 点击:   收藏"中华医学研究会"
     徐某,女,57岁。1997年4月行左乳腺癌根治术。术后行3周期的环磷酰胺、甲氨喋呤、5-氟脲嘧啶组合化疗,2周期的5-氟脲嘧啶、阿霉素、环磷酰胺组合化疗,以及内乳、左锁骨上胸壁、左腋下放疗。1997年8月觉左胸疼痛,左胸壁伤口裂开,伤口处溃疡,疼痛明显。曾在外院行抗感染、镇痛治疗无好转。于1998年2月10日收住我院。刻诊:患者消瘦,痛苦面容,左乳切除。胸壁两个瘘管,直径约0.5cm,按压瘘管时有黑褐色脓液溢出。伤口处有2cm×3cm大小溃疡,表面不平,触之易出血。入院后行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伤口换药用5-氟脲嘧啶250mg,庆大霉素16万单位,1次/d,1周后瘘管仍溢脓,溃疡无好转,疼痛明显,改用中药膏外敷治疗。
  治法:(1)将黄药子、血竭、雄黄、白花蛇舌草、麝香、白芷等,浸入植物油中,煎熬去渣,炼油下丹成膏,去火毒,摊涂凝结制成敷贴药膏;(2)清洗溃疡及瘘管周边,并用2.5%碘酒消毒后,将药膏在文火上烘烤、熨化,待温度适宜时,将药膏敷贴于患部,再用绷带、胶布固定,避免滑脱。
  前2周每天换药1次,换药3天后,疼痛减轻,换药7天后脓液渐稀薄,2周后改为隔天换药1次,20天后溃疡缩小,24天后胸部上方之瘘管闭合,另一瘘管仍有少许稀薄分泌物,续用中药膏外敷,溃疡逐渐痊愈。至35天时,瘘管无分泌物,局部无压痛,于第38天出院。
  患者用此药膏敷贴5天后,自感瘘管口周边瘙痒,局部皮肤发红,考虑为皮肤过敏形成的膏药风。再次换药时,先以祛湿清热的青黛散麻油调擦,三石散外扑,再用中药膏敷于其上,当日即感瘙痒减轻。
  体会:患者为乳腺癌术后,余毒未尽,以至发生溃疡、流脓及瘘管。药膏中黄药子、白花蛇舌草散结消瘿,清热解毒;血竭行瘀止痛,敛疮生肌;麝香活血通络;白芷、雄黄祛风化湿。上药合和成膏,具有拔除癌毒、提脓去腐、止痛生肌之功效。用药膏外敷,可借助药膏的拔、截功能,将癌毒拔出,避免癌毒内陷或扩展。同时,用药膏固定患处,一则可减少外来刺激,保护创面;二则药膏使用前的加温软化,可使患处处于较长时间的热敷状态,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局部免疫功能,继而提高治疗效果。
 
上一篇:
下一篇:
学 会 简 介
学 会 历 史
学 会 章 程
学 会 注 册
会 费 管 理
  会员登录
登录模块加载中...
  专家介绍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