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择2000年2月~2001年12月住入我科的盆腔炎140例,年龄23~48岁。诊断依据[1]。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病例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68例):(1)采用静脉滴注替硝唑100ml,每日两次,氨苄青霉素6 g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滴,每日一次,10~15天为一疗程,复查未痊愈,停药三天后再同上,续1疗程;(2)理疗。1.2.2 治疗组(72例):方法同对照组外加用中药三草汤[2]灌肠,中药取败酱草、百花蛇舌草、鱼腥草各45 g,紫花地丁、红藤、蒲公英各30 g,元胡15g,加水1 000 ml,蒸沸浓缩至100~150 ml,加入1%普鲁卡因10 ml,每日保留灌肠一次,操作完毕,抬高患者臀部10 cm,嘱1 h后方可排便。月经期停止灌肠及理疗。
1.3 疗效评价两组患者通过临床表现及妇科检查,B超检查图像显示情况进行比较。治愈:为临床症状完全缓解,妇科检查:子宫活动度好、附件无压痛、B超检查图像显示正常。显效:为临床症状减轻,妇科检查:子宫及附件压痛、增厚减轻,B超检查图像显示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妇科检查:子宫及附件压痛、增厚无减轻,B超检查图像显示无好转。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两组病例治疗观察效果(表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2.2 治疗组:一疗程治愈62例:二疗程治愈7例;三疗程治愈1例。对照组:一疗程治愈24例;二疗程治愈18例;三疗程治愈6例,两组治愈病例的疗程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的意义(P<0.001)3 讨论慢性盆腔炎病程迁延,且对抗生素易产生耐药,临床疗效欠佳。
而临床上配以“三草肠”灌肠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三草汤”主要以败酱草、百花蛇舌草、鱼腥草、蒲公英、红藤、紫花地丁、元胡等组成,其中败酱草、百花蛇舌草、鱼腥草为主药,三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消痈的功效,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有杀菌的作用,同时具有消散炎性水肿的功效,再配以蒲公英、紫花地丁、红藤加强杀菌消炎功能,配以元胡以活血行气止痛,加入1%普鲁卡因10ml,可减少中草药液对直肠壁的刺激。采用灌肠方式,使药物的有效成份通过直肠壁渗透吸收,直接作用邻近的病变部位,加之理疗热的作用,药效直接作用于盆腔,达到口服药所不能达到的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孙云桥,主编•妇产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42~143•
2、韩惠兰,李凯•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J]•中国全科医生,2001,4∶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