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1) |
|
之,中医治疗学强调治病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要从整体出发,全面了解和分析病情,不但要注重病变的局部情况、病变所在脏腑的病理变化,而且更要注重病变脏腑与其他脏腑的关系,把握整体阴阳气血失调的情况,并从协调整体阴阳、气血、脏腑平衡关系出发,扶正祛邪,消除病邪对全身的影响,切断病邪在机体脏腑之间所造成的连锁病理反应,通过整体作用于局部,从而达到消除病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辨证论治实质上就是整体治疗观的体现。
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天地人三才一体,人生活在天地之间、时空之内,人的生命活动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置人于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之中,以分析其机能状态,结合环境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诊断、治疗、预防、康复等一系列医学实践活动,是中医学的基本原则。所以要求医生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中医学基于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观”的“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于纠正那种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片面强调人是自然的主人,一味“征服自然”,向自然索取,破坏生态平衡的错误观点,有重大教育意义,并对建立现代环境科学有启迪作用。
其次,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强调天地人三才一体,把认识世界同认识人的自身统一起来,是对主体与客体辩证统一关系的朴素认识,对建立、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在强调天地人三才一体的同时,又特别注重“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把人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核心,把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保持身心健康当作重要任务,对认识和解决当代“科技理性过度膨胀”,重视物质文明而忽视精神文明的社会病,也有所裨益。
(二)恒动观念
1.恒动观念的基本概念: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及其固有属性。世界上的各种现象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静止则是相对的、暂时的和局部的。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中医学认为:气具有运动的属性,气不是僵死不变的,而是充满活泼生机的,因此,由气所形成的整个自然界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根源于天地之气的升降作用: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所以人体也是一个具有能动作用的机体。“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格致余论·相火论》)。人类的生命具有恒动的特性。恒动就是不停顿地运动、变化和发展:中医学用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不变的、僵化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这种观点称之为恒动观念。
2.恒动观念的内容:世界是运动着的世界,一切物质,包括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恒的无休止的运动之中,动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高下相召,升降相因”(《素问·六微旨大论》),天地上下之间相引相召,造成气的升降和相互作用,从而引起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变化。无论是动植物的生育繁衍。还是无生命物体的生化聚散,世界万物的生成、发展、变更,乃至消亡,无不根源于气的运动。气的胜复作用,即阴阳之气的相互作用,是“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是说,气本身的相互作用是推动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世界是物质“气”的世界,物质气不停息地进行升降出入运动,物质世界因运动而存在。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为形、气两大类,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为形气相互转化。中医学用气的运动和形气转化的观点,来说明生命、健康和疾病等问题。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
会员登录 |
登录模块加载中...
|
 |
专家介绍 |
|
 |
合作单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