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主页 >>会员专区 >> 浅谈中西医结合、SLT光子治疗脑血管病
浅谈中西医结合、SLT光子治疗脑血管病
时间:10-12-01 13:53:17 来源: 作者:张庆国 点击:   收藏"中华医学研究会"




    【摘要】:脑血管病,泛指因脑部动脉或支配脑部血液供应的颈、椎动脉发生病变,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突然(数秒钟内)或迅速(数小时内)出现受累区的相应症状和体征,以昏迷、失语、偏瘫等症状较为多见的一类疾病。
    【关键词】脑血管病、中医中药、SLT激光照射、西医西药
 
    近年来,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良的饮食习惯,恶劣的生活环境,超强的工作压力,精神压力,运动量减少等,不良因素使致病几率由50-60岁提前至30-40岁之间。致死、致残占全国之首。
    脑血管病属中医‘中风’范畴、中风病最早见于《素问》中的“仆击扁枯”,即指突然晕倒而半身不遂。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的“一日偏枯、二日风靡、三日风懿、四日风痹”。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将中风称为“非风”明代楼芙在《医学纲目》中首先倡用“卒中”的名称,以后李中辛提出了“闭证”和“脱证”的名称。现在我国医学界称之为“中风”或“卒中”。
    于中风的病因、病机《素问.通评虚实证》指出“风治消痹、仆击、偏枯、萎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对本病的症状和病因做了概括的论述。《灵枢.刺节真邪论》指出虚邪偏容于半身、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认为真气不足,虚邪贼风入侵,发为偏枯。刘河间在《素问.玄机病原式.火类》中指出“所以中风瘫痪者、非谓肝木之风突甚而卒中之也、亦非外中于风而。由乎将息失宜、而心火爆甚、肾水虚衰、不能到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沸郁,心神质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有之也。多因喜怒思悲恐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皆为热甚过也、而发中风。
    脑血管病的致病因素包括;1.高血压、2.心脏疾病、3.脑动脉硬化、4.糖尿病、5.高脂血症、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吸烟与酗酒、8.口服避孕药、再者还与性格、职业、肥胖、饮食、年龄、性别等有关。
    如何诊断、治疗脑血管病。我采用现代高新诊断技术,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图,来观察血细胞的流变性、粘滞性、变形性、聚集性、血小板的粘附性和聚集性、微粒、栓子、斑块、血浆、白细胞的多少、运用血流图观察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再结合脑部CT作出明确诊断。
    治疗方面,采用先进的SLT激光照射技术,照射鼻腔,每侧十五分钟、每日二次、间隔四至六小时。激光可以透过鼻腔粘膜下层毛细血管,能明显改善血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使红细胞都带上负电荷,相互排斥,重新具备携氧能力,使緍钱状排列的红细胞分散游离,降低血粘度,清除血中微粒及斑块,有利于神经再生和修复。
    中医中药博大精深,在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有其独到之功效,可以辩证施治,内调外治,固本培元,循经取穴,调节阴阳,内服外敷,等方法。一反西医头痛医头,脚痛治脚的办法,从整体去看问题。现就脑出血后遗症为例阐述如下:
    主治;脑出血后遗症.偏身麻木.疼痛者.
    水蛭、木香、全蝎、乌梢蛇、鸡血藤、土元、地龙、 臭虫、忍冬藤、双沟、黄芪、姜黄、桑枝、五加皮、狗脊、川断、丹参、赤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三次
    脑出血外用方:
    麝香、冰片、川牛膝、木瓜、桃仁、半夏、雄黄、樟脑。
    研末分30份,大活络丸一粒,干姜,小米熬粥做成膏状,上肢取穴肩渝、曲泽,下肢取环跳、委中,上下各取一穴.晚上敷,交替使用。
    针灸疗法;取人中、百会、风
9 7 3 1 2 4 8 :
 
上一篇:
下一篇:
学 会 简 介
学 会 历 史
学 会 章 程
学 会 注 册
会 费 管 理
  会员登录
登录模块加载中...
  专家介绍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