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 概谈董氏针法要点和董氏掌诊及其相关应用 |
概谈董氏针法要点和董氏掌诊及其相关应用 |
|
炎。
取穴:当外踝尖直上三寸、向前横开一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一寸至二寸,三棱针点刺出血。
二重穴:穴位:在一重穴上二寸,其余同略。
三重穴:
穴位:在二重穴上二寸,其余同略。
三重穴是组合穴,包括一重穴、二重穴与三重穴,由三个穴位组合而成,通常所称三重穴是指三个穴位而言。
穴位之探讨:依照一重穴的部位是在外踝尖直上三寸向前横开一寸,这不是说“董氏奇穴”某些穴位的范围是仅限于某一点,根据恩师池琛面告:"董先生曾说某些穴位的面积有邮票那样大,针在邮票中心有效,针在邮票旁边也是一样有效的,不可拘泥于一点或豆大的一小块面积"。又根据个人研究心得,三重穴的穴位是在外踝上三寸至十二寸,亦即在腓骨与胫骨之带状地带,在此范围内下针是都有效的。所以为了减轻病人痛苦,下针的地方要常常换,不要老是扎在同一个地方,易使病人产生对针灸的恐惧感,至于扎在腓骨或胫骨上,则其效果就很差了。
解剖:在这里有"心之分支神经"、"肺之分支神经"、"脾神经"、还有"正中神经皮下浅枝"、"眼神经"、"胃神经"等等,这些解剖名词与一般针灸之解剖名词有别,也与西医人体解剖学上的名词不同。因为"董氏奇穴"是将人体分为肝、心、脾、肺、肾五脏,而将六腑并入五脏中,如肝合胆、心合小肠、脾合胃、肺合大肠、肾合膀胱、子宫、脊髓、脑,以五脏列入解剖之中,其中有一穴属一脏者,也有一穴属数脏者,都分别予以详细列出。所以"董氏奇穴"的解剖部份,实际上包括了该穴与某一脏腑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或该穴之主治与那些脏腑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譬如通关穴属心之神经,则其主治大多偏向于心脏或与血液循环有关之病症,故其解剖着重于作用之分类,与反应区的显示,而非一般人体之解剖学。
主治之探讨:大体上说"董氏奇穴"每一穴位之主治都具有一定的疗效,且大多系董先生亲自以该穴治疗过这些疾病。事实上某些的主治列举似乎太保守了,还可以治疗其它的疾病。今以三重穴的主治虽列举为甲状腺肿大(心脏病引起)、眼球突出、扁桃腺炎、口歪眼斜(眼神经麻痹)、偏头痛、痞块、脑瘤、脑膜炎等。又根据本人经验,对中风、三叉神经痛、舌强难言、肩关节痛、上臂痛、手腕痛、脑震荡后遗症及意志力不集中等病症,都有十分良好的疗效。在这里特别强调,治疗以上病症时,三针同时下针即有良好疗效,不需另行配针。
手术深度之探讨:针深一寸至二寸,事实上下针的深度一定要够,对小腿特別粗大的病患甚至可超过二寸,不可拘泥于酸、胀、麻的针感就停止,这样疗效就很有限。同时为了减轻病人痛苦,不要捻转进针,可以挿进。
动气针法:当医生下针后,应请病人在病灶处,用各种方法促使气血流通。譬如三叉神经痛的病患,当医生在三重穴下针后,病人即在疼痛的地方用手按摩,随着疼痛减轻,按摩的力量随之加重,按摩的范围也逐渐扩大,由脸部到头甚至到后脑。有时因指甲过长或用力过重,很容易伤及皮肤。后来考虑用梳子梳头,其疗效较用手按摩为佳。但是不管用手按摩或梳头,对病人来说是种沉重的负担,有时病人因疲劳或意志力不集中,做了几下便自动停止,这对针灸疗效影响甚大。后来在偶然的机会中,发现在下针前,先请病人吃口香糖,这样既可松驰病人紧张情绪,减少晕针及减轻病人痛苦外,同时由于病人在患侧不断咀嚼口香糖,使病灶深处之骨骼、肌腱等不断运动,促使气血流通,有利于疾病早日痊愈。
禁忌:在吃中药或针灸期间,医生们常请病人要注意那些事情,不能吃那些东西,最近西医也有这种趋势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
|
会员登录 |
登录模块加载中...
|
 |
专家介绍 |
|
 |
合作单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