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主页 >>项目合作 >> 皮纹检测
皮纹检测
时间:10-12-16 16:47:28 来源: 作者: 点击:   收藏"中华医学研究会"
皮纹检测来判断先天智能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是有包括遗传学、胚胎学、大脑学等学科研究作支撑的。
   (三)、遗传皮纹检测内容
    1、 影响学习的遗传特质
    由于每个人都有来自先天不同的生理条件,这些生理条件会对学习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的个体给予适当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的学习。
    2、先天学习潜能量
    学习潜能量是表示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接受及处理信息的先天潜能。多数人的先天学习潜能量大约在100-140之间。
    3、学习及操作角度
    学习及操作角度是指一个人操作精细动作时的手巧能力以及学习新活动或接受新信息时速度的快慢。多数人的学习及操作角度约在42度-45度之间。
    4、先天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是指孩子吸收、记忆及保留资讯时其独特而且偏好的学习方式。如:认知型、社会型、逆思型和开放型。
    5、 学习及行为特质
    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除了智能之外,尚有学习特质及行为模式等非智能因素,只有了解及善用这些特质才能引发学习动机与兴趣。
    6、大脑结构功能 
    大脑新皮质结构分成四个脑叶区-额叶、顶叶、颞叶及枕叶,分别掌管不同的功能。由于脑细胞在各脑叶区的分布数量高低多寡不同,因此形成不同的学习优越顺序。
    7、优势发展方向
    16岁之后,大脑功能已趋于成熟,建议此时可让孩子朝其优势脑区的方向发展。
           

第二章   个体差异概述
    一、什么是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有来自先天遗传的不同特质,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及不同的人格发展方向,我们称之为“个体差异”。
    二、 造成个体差异的原因
    1、来自先天的因素
    ① 先天生理的个体差异
    除了我们看到的外表上的高、矮、胖、瘦等差别之外,先天遗传的健康状况不同的孩子也是不同的。有的孩子是健康宝宝,有的却天生体弱多病,有的孩子更有先天遗传上的疾病,如:心脏病、气喘、过敏体质、视听觉障碍……所以对待不同生理条件的孩子,当然要用不同的抚养方式。
    ② 先天智能的个体差异
    人类的大脑分为四个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由于大脑各叶优越顺序的差异,使得每个孩子学习知识的方式有所不同,例如:有些孩子喜好音乐、绘画等学科,有些孩子却偏向数理建构或语言能力的发挥。只有了解并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才能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与信心。
    ③ 先天气质的个体差异
   
先天气质关系着一个人的行为发展及人格特质的形成,更影响到他的学业、人际关系与社会成就。
    IQ的高低并不等于成绩的好坏,举例来说:一个智商很高的孩子,却具有“磨人精”的气质,活动量太大,反应强度太激烈、注意力无法集中,您想他的成绩会尽如人意吗?   
    2、来自后天的因素
    ①社会环境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是个染缸,不能稍有不慎。
    ②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言传身教尤其重要。
    ③学校环境的影响:师生的和谐相处与互信、互动,往往是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的关键。                            

第三章   先天生理的个体差异
   
先天生理遗传:
    因为遗传基因或染色体正常与否的缘故,有些孩子出生就有遗传上的种种问题与疾病,如唐氏症、心脏病、气喘、听视觉障碍、过敏……。由于这些生理遗传上的缺陷,常常使得他们在学习上比健康的孩子倍觉辛苦。
    因此,家长和老师应多留意特殊遗传体质的孩子,应该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安排相应的学习和活动。

第四章   先天智能的个体差异
第一节   先天智能概述
    人类之所以能较其它动物来得高级与优秀,是因为大脑结构中占有最多与最大的新皮质,它使人类除了一般的生活本能外,还有智慧、情感、人格、思考与判断。大脑新皮质结构共分四个区块,各司其职,各掌其功能,例如:
    1、额叶:掌管沟通表达、思考判断与计划创造的功能。
    2、顶叶:掌管语言功能与空间概念。
    3、颞叶:掌管语言理解、声音感受、情绪变化与记忆功能。
    4、枕叶:掌管视觉感受与视觉辨认的功能。
    每个孩子先天脑细胞分布比例的情况各有不同,于是形成了有人是额叶发达,有人是枕叶优秀的“学习优越顺序”上的个体差异。
    此外,脑细胞总量的多寡有别,也会影响孩子学习潜能上的个体差异,譬如有的孩子可以广泛的吸收学习,有的却适合专精培养。
(插图:大脑新皮质结构分叶功能)
                     

然而,一个人聪明与否,并非取决于脑细胞数量的多寡,而是取决于细胞间学习记忆网络的连结是否周密。那么,要如何使得这些学习记忆网络有效的连结呢? 
    当然应该按照先天学习上的优越顺序,以“顺强补弱”的方式来教导,才能事半功倍。
    反之,如果不知道孩子有智能上的先天个体差异,强逼一个先天语言功能发达而视觉空间概念较弱的孩子弃法律、念建筑,就如同让文官带兵,武将撰文一样,错摆位置,又怎能期待孩子有所成就与发展呢?
    因此,只有了解孩子先天智能的个体差异以后,才能“适才”而教!
    五项先天智能的个体差异
    1、先天学习潜能——孩子具有高数量的学习潜能会倾向多元化的学
    习,但也容易造成样样通、样样松。具有低数量的孩子便倾向专精化的学习。
    2、先天学习风格——是指孩子学习时有其独特及偏好的方式,倾向认
    知型、环境内化型或制约学习型等。
    3、先天学习优越顺序——指孩子在学习理工或文、法、商、艺术、音乐等不同专业时的不同效率。
    4、先天手巧能力——指操作精细动作时手的灵巧程度。可作为将来选择优势发展方向的依据。例如:外科医生或雕塑家的手比一般人具有较高的灵巧程度。
    5、学习新事物速度的快慢——学习新事物时,有些孩子反应快速,有些则需要较多的练习。
第二节   先天学习风格
    一、什么是学习风格?
    所谓学习风格就是指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吸收资讯以及处理和消化)所产生
的主观偏好方式。
    当我们谈到学习风格的时侯,其实是在谈论某一个人独特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这个人偏好的学习方式。
    请您想想:
    ●您的孩子在家中是否有某种嗜好、技巧、兴趣或能力,如果有,他在学校是否可以用得到这项兴趣或能力?
    ●放学时,您的孩子喜欢逗留在学校,和老师说话、完成作业、做练习吗?还是喜欢快快跑回来?
    ●您和老师讨论孩子时,老师最常使用的字眼是什么?问题、需要、困难、障碍?或是才华、成就、兴趣、能力?
    ●您的孩子带很多作业回家吗?或者他有许多需要真正用心思考、运用创造力和发明能力的指定作业?
    这些问题的答案会告诉您,这就是孩子具有个体差异的学习风格!

学校是否鼓励孩子的个人学习风格?十之八九,结论会是否定的。因此,父母了解及发现孩子的学习风格便格外重要。


二、造成学习风格不同的原因
    美国圣荷西学习风格研究中心教授Rita Dunn博士多年研究证实:学习风格有五分之三是来自天生的,而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三、不同学习风格的特征
(甲)依教养方式分类
    1.认知型
    ◎ 自主性强                     ◎ 学习需要有整体概念和充份的理由
    ◎ 完美主义者,自我要求很高     ◎ 择善固执,据理力争
    2.社会型 
    ◎ 喜欢在环境中内化学习         ◎ 不需理由,善于模仿
    ◎ 懂得察言观色,有好人缘       ◎ 遵守游戏规则
    3.逆思型
    ◎ 学习特质为“制约学习”       ◎ 有目标、有赏罚时,学习效果最佳
    ◎ 喜爱反向思考事情的因果       ◎ 挑战传统
    4.开放型
    ◎ 情绪的好坏左右学习效果      ◎ 依赖教养程度较深
    ◎ 应采用“21天学习法”       ◎ 倾向海绵式学习方式
(乙)依学习型态分类
    1、视觉型
    视觉功能强者,喜欢用视觉学习、图像记忆,若加以培训易发展出观察力、图像鉴赏等相关之专业能力。
    2、听觉型
    听觉功能强者,善于用听觉学习、语音记忆,如果从小栽培语文或音乐易产生语文智慧、音乐智慧等专业能力。
    3、触觉型
    触觉功能强者,以肢体来学习,用操作来记忆,在传统视听学习环境中常常被牺牲,反之则能表现动作智慧。
(丙) 依多元智能分类
    1、整体型
    会先了解所学资讯的大概轮廓,以及所学内容与自己有关联时,会学习得较好。
    2、分析型
    研究发现,当资讯的呈现是有步骤的事实资料时,分析型的学习者会学起来比较容易。统计表明:有30%的小孩并没有特别偏向整体型或分析型,而是两者兼有。
第三节   多元智能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
    20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创造了智力测验,用来测量人的智力的高低。
  1916年,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L.W.Stern)提出了“智商”的概念:智商即智力商数,它是用数值来表示智力水平的重要概念。
  1935年,亚历山大(W.P.Alexander)第一次提出“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之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这些非智力因素都是直接影响和制约智力因素发展的意向性因素。但是,这一理论提出后,并未受到人们的关注。
  1967年,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创立《零点项目》》(《Project Zero》 ),由美国著名哲学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主持。《零点项目》主要任务是研究在学校中加强艺术教育,开发人脑的形象思维能力。此后二十年间,美国对该项目的投入达上亿美元,参与研究的科学家、教育家超过百人,他们先后在100多所学校做实验,对有的人从幼儿园开始进行连续20多年的跟踪对比研究,出版了几十本专著,发表了上千篇论文。多元智能理论就是这个项目在80年代的一个重要成果。
  1983年,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在参与此项研究中首先重新考察了大量的、迄今没有相对联系的资料,即关于神童的研究、关于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关于有特殊技能而心智不全者的研究、关于正常儿童的研究、关于正常成人的研究、关于不同领域的专家以及各种不同文化中个体的研究。
    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众人物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按照加德纳的理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
    基于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大量实验研究,通过对这些研究的分析整理,加德纳提出了自己对智力的独特理论观点。他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并着重论述了他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结构,并认为支撑多元智能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七种智力。
二、多元智能概述
    1、语言智能(Verbal/Linguistic)
    语言智能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把文法、音韵学、语义学、语言学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如的能力。律师、演说家、编辑、作家、记者、教师等都是特别需要语言智能的职业。
    对语言智能强的人来说,他们喜欢玩文字游戏。在学校里,他们对语文历史之类的课程比较感兴趣,在谈话时常引经据典,喜欢阅读、讨论及写作。这一类的儿童在学习时是用语言及文字来思考,对他们而言,理想的学习环境必须提供下列的教学材料及活动:阅读材料、 录音带、 写作工具、 对话、 讨论、 辩论及故事等。
    2、逻辑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逻辑智能是指有效的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逻辑的方式和关系,陈述和主张,功能及其他相关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数学家、税务、会计、统计学家、科学家、电脑软件研发人员等都是特别需要逻辑数学智能的几种职业。
    对逻辑数学智能强的人来说,他们在学校特别喜欢数学或科学类的课程;喜欢提出问题并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喜欢寻找事物
的规律及逻辑顺序; 对科学的新发展有兴趣,喜欢在他人的言谈及行为中寻找逻辑缺陷,对可被测量、归类、分析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这一类的儿童在学习时是靠推理来思考,对他们而言,理想的学习环境必须提供下列的教学材料及活动:可探索和思考的事物、科学资料、操作、参观博物馆、天文馆、动物园、植物园等科学方面的社教机构。
    3、空间智能(Visual/Spatial)
    空间智能强的人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很高,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比较强,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他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空间智能强的人能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这类人在学习时是用意象及图像来思考的。
    空间智能可以划分为形象的空间智能和抽象的空间智能两种能力。形象的空间智能为画家的特长。抽象的空间智能为几何学家的特长。建筑学家的形象和抽象的空间智能都比较强。
    4、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
    运动智能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的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演员、舞蹈家、运动员、雕塑家、机械师等都是特别需要运动智能的几种职业。这一类的人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他们喜欢动手建造东西,如缝纫、编织、雕刻;他们喜欢在户外活动。与人谈话时,常用手势或其他的肢体语言,喜欢惊险的娱乐活动并且定期从事体育活动。这一类的儿童在学习时是透过身体感觉来思考的,对他们而言,理想的学习环境必须提供下列的教学材料及活动:演戏、动手操作、建造成品、体育和肢体游戏、触觉经验等。
    5、音乐智能(Musical/Rhythmic)
    音乐智能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作曲家、演奏(唱)家、音乐评论家、调琴师等都是特别需要音乐智能的几种职业。他们通常有很好的歌喉,对节奏很敏感,能轻易辨别出音调准不准,常常一面工作,一面听 (或哼唱) 音乐,会弹奏乐器,一首新歌只要听过几次,就可以很准确的把它唱出来。这一类的儿童在学习时是透过节奏旋律来思考的,对他们而言,理想的学习环境必须提供下列的教学材料及活动:乐器、音乐录音带、CD、听音乐会、弹奏乐器等。
    6、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Social)
    人际智能是指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这包括对脸部表情、声音和动作的敏感性,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
    人际关系智能强的人通常比较喜欢参与团体性质的运动或游戏,如篮球、桥牌;而不太喜欢个人性质的运动及游戏,如跑步、玩电动玩具。当他们遭遇问题时,他们比较愿意找别人帮忙;喜欢教别人如何做某件事。他们在人群中感觉很舒服自在,通常是团体中的领导者,他们适合从事的职业有政治、心理辅导、公关、推销及行政等需要组织、联系、协调、领导、聚会等类型的工作。这一类的儿童靠他人的回馈来思考,对他们而言,理想的学习环境必须提供下列的教学材料及活动:小组作业、朋友、群体游戏、社交聚会、社团活动、社区参与等。
    7、内省智能(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
    内省智能是指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自己有相当的
了解,意识到自己的内在情绪、意向、动机、脾气和欲求以及自律、自知和自尊的能力。
    内省智能强的人通常能够维持写日记或睡前反省的习惯:常试图由各种的回馈通道来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经常静思以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喜欢独处,他们适合从事的职业有心理辅导、神职等。这一类的儿童通常以深入自我的方来思考,对他们而言理想的学习环境必须提供他们秘密的处所、独处的时间及自我选择等。
    8、自然智能(Naturalist,加德纳在1995年补充)
    自然智能是指善于观察自然事物,善于辨别自然环境中种种现象的能力,还能对这些现象的内在关联去判断,考察,研究的能力。自然智能强的人,在打猎、耕作、生物科学上的表现较为突出。
三、多元智能测评
    多元智能相关的测评方法有遗传皮纹检测、脑波测评、IQ测评等,其中,遗传皮纹检测是通过手指、手掌及脚掌的纹路(人体从头到脚只有三个地方的显像遗传特征终身不变:虹膜、手纹、脚纹),来分析判断出每个人在先天智能方面的特点。它的结论极具科学性、客观性,是属于全面综合的判读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父母了解孩子先天特质、因材施教的首选方法。在中国,近年来遗传皮纹检测技术逐渐被医疗机构和早教机构使用。依照儿童适合的教养方法来培育孩子,促进孩子综合素质发展的基本路径,也是孩子全面发展的最轻松的方法。
第四节   从个案看个体差异
案例一 有其父必有其子?
    思哲的数理成绩一向不好,不论是小学时的应用题、还是中学时的解方程式、向量函数,都是他的弱项。
    而真正的苦恼还不是这一点。因为他还有个在大学任教数学系的博士爸爸和念理工大学的哥哥,“有其父必有其子 ”的想法,让博士爸爸无法接受儿子的数学不能像他一样优秀的事实。
    爸爸认为儿子弄不懂那些在他看来很简单的公式和方程,一定是不够用功,不肯思考;因此,他要求思哲花很多的时间在数学练习上,然而思哲越是想努力考好,越因压力过大而遭致挫败。紧张的父子关系,一直到思哲检测过遗传特质后才得到改善。原来,从思哲的遗传特质中可以看到,他在大脑各叶脑区的细胞分布中,掌管数理逻辑、思考判断的脑区——额叶区的脑细胞量最少,是他学习的优越顺序上排列于最末位的。当然,他对数学的理解能力较差和成绩不尽如人意,也就不足为奇了。而父亲的遗传特质中显示掌管数理逻辑、思考判断的额叶区块最发达。了解了这些以后,父子关系也得到了真正的改善。
案例二 她爱唱反调?
    慧贞初中毕业那年,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北一女中的入学资格。开学前夕,慧贞向爸爸妈妈提出她不想进入北一女中,而想就近进入自家附近高中就读的想法,她所持的理由是:上下学不必花时间来回奔波,离家近的这所新成立的高中有更好的环境、设备与人性化的师资。她更想证明,只要自己肯努力,何必一味的迷信明星高中呢?
    爸爸妈妈一点也不惊讶,因为多年前慧贞做过遗传特质检测,所以他们知道,像她这样有逆向思考习惯的孩子,并非故意唱反调。她要放弃人人羡慕的名校,自有她与众不同的考虑。所以,爸爸妈妈与她做了最好的沟通,并给予她自由选择的空间。
    如今的慧贞,即将从大学毕业。具有逆向思考特质的她,因为有爸爸妈妈的了解与包容,使她能不受制于传统框架及思维的约束,快乐的挥洒创意与成长。爸爸妈妈也十分庆幸因为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而没有扼杀了慧贞的潜能与前程。

第五章   先天气质的个体差异
第一节 什么是先天气质
    所谓气质,是指一个人面对内在与外来的刺激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主要来自先天遗传,譬如说:想要买玩具时,有的孩子是赖在玩具店前非买到不可,买不到时满地打滚,哭天喊地;有的孩子却是很好商量,给他一杯饮料就打消了念头。这也就是说,面对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孩子会因先天气质的不同而有不一样的反应或行为表现。
    对于气质有系统的研究,是从一九五六年由美国纽约大学一批儿童发展专家开始的。他们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出发,对一群婴幼儿做了长期追踪观察研究后,发现气质是天生的一种“行为方式”。
    1995年,Sungarden Group (台湾小太阳文教机构)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研发出一套电脑评量系统。通过这套系统,可以得知儿童先天气质的特点。
    面对不同的人、事、物时,每一位孩子都会因不同的先天气质而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方式。如果不了解这些先天气质上的个体差异,把“活动量”较大的孩子当成调皮捣蛋,把“反应阈”较高的孩子贴上迟钝或笨的标签,不仅无法让孩子“顺性”得到最好的发展,还可能造成孩子的反社会人格。
    所以,只有当我们透过适当的评量工具,正确地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后,才能真正“适才”与“顺性”地进行因材施教。
第二节   为什么要了解先天气质
    一、亲子关系的需要
    复杂多变的社会使人们疲于奔命,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草率与粗糙,大多数的父母实在缺乏时间、精力和心情去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然而孩子却比过去更需要父母来协助他们渡过这诡谲多变的人生道路。但是身为父母的您,能付出多少呢?研究中发现:孩子的气质影响了父母对他的管教方式,而父母的管教方式又影响了孩子的行为表现,这是一种环环相扣的亲子互动。“气质”,提供给父母一条线索,让您看清孩子的特性,了解他有这样那样的行为是因为某种气质使然,不懊恼也不困惑,反而能依着他的气质借力使力,采取最适合的方法来教养。
    二、师生关系的需要
    除了父母之外,教师当然也应该了解到气质的重要性。如果老师能及早了解到是气质左右了孩子的行为发展,就不会认为总是坐不住(活动量大)的孩子调皮捣蛋;也不会认为你教他唱歌时、他就是要画画的孩子(坚持度高),是没事找喳;同时,也能明白注意力分散度大的孩子,不能断定他们是“孺子不可教”的一群。
    三、同伴相处的需要
    随着幼儿的成长,与外界接触机会的增加,气质渐渐关系到孩子的人际关系与学习效果。在同伴关系中,较不受欢迎的小朋友必定有他气质上的困扰,如活动量太大、情绪本质负向等等。尤其是目前国内父母双亲均有事业工作,孩子的大部份时间几乎都在幼儿园或学校渡过,与同伴互动的机会增多,倘若孩子的人缘不佳,将会影响孩子的自尊与对未来的适应。所以,利用气质这条线索追踪,找出适合的教养方法加以引导,才能对孩子的人际关系、同伴关系有所帮助。例如孩子不得人缘没有朋友,不是因为他骄傲不理人,而是因为他趋避及适应度低,父母布置一些情境设法让其他小朋友主动的邀请他加入,也鼓励他参与。
    四、请了解孩子的气质并引导他社会化
    孩子在完成社会化的过程中,父母、家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浓郁的亲情是引导孩子社会化的原动力,更担负着让孩子脱离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使命。    
    孩子的气质,会影响到他学习效果的好坏、人际关系的融洽、适应环境的快慢。当他没有朋友,无法
和人好好相处,学习意愿低落时,难道您要一直为他撑起“保护伞”吗?如果爱他,请及早了解并修正他的气质,帮助他早日完成社会化。
第三节   了解气质的方法
    了解孩子的气质需要使用“小太阳气质评量系统表”。小太阳气质评量系统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为三套气质评量题目,按照0-3岁,4-8岁和13-18岁填写题。所有题目均请主要照顾者作答,例如爸爸或妈妈,其他长辈或保姆。要写孩子的姓名、出生年月日、性别;因为不同年龄及性别使用不同的常模值作比较,才能够得到准确答案。
第四节   气质的九个向度
一、活动量
    指评量孩子在全天活动中,动作节奏的快慢及活动频率的多寡。
    活动量大小的不同:
    活动量大的小孩,不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总是难有片刻安宁:一会儿扭动屁股,摇头晃脑,一会儿东张西望,挤眉弄眼。常惹得父母烦心,师长讨厌,认为他调皮捣蛋,心不在焉。
    活动量小的孩子,总是给人文静乖巧、慢条斯理的印象。一般而言,居住在城市公寓、大厦的小孩,比较容易有这种情况发生。由于活动空间的缺乏、人际关系的疏远加上大环境给予人的不安全感,只能将孩子深锁于大门之内,让他打打电动或看看电视等不用体力的活动。如此四体不勤的结果,不仅造成了无数的“小进士(近视)”,更是影响了孩子肌肉与身体的健全发展。
二、规律性
    指评量孩子作息、饮食及生理排泄的规则性,指“饮食”“睡眠”“排泄”等生理时钟或量的规律与变化。
    例如:有的孩子生活习惯一板一眼,像个上了发条的小闹钟;有的却随心所欲,毫无章法,让人心烦气燥。
    有无规律性的不同:
    无规律性的孩子,什么时间睡觉、什么时间醒来、什么时间肚子饿、什么时间要大小便,有些孩子像闹钟一样准时与定量,有些孩子却是兴之所至,没个准头。
三、趋避性
    指评量孩子第一次面对新的人、事、物、情况、环境所表现出来接受或退缩的程度
    例如:遇到陌生人或第一次要做的事,有的孩子总是显得害羞、胆怯、退缩;有的却是天不怕地不怕,新朋友像多年熟识的故友一般。
    趋避性有高有低:
    趋避性高的小孩,对于第一次接触到的人、事、物,常常有害羞或退缩的倾向,因此,他不容易结交新朋友,阻碍了他人际关系的发展;在学习上也因不敢尝试而难以进入状态,产生学习困难。最后被人误解成“孤僻,对人冷淡,学习能力太差”,让孩子更加无法打开心扉,走入人群,只能活在自己的寂寞世界。
    趋进即是趋避的相反。可想而知,有这样气质的孩子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冒险家,不论对任何事、物,都勇于尝试。但是如果不够小心谨慎,很容易身陷险境而不自知。(如对蜡烛火焰也感兴趣,难免造成危险)
四、适应度
    指评量孩子接受不同的人、事、物、情况或环境所需调适的程度。
    适应度强弱的不同:
    顾名思义,这种类型的小孩在面对各种新的环境、人或事物时,他需要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才能够渐渐熟悉或进入状态。
    如果孩子本身又有趋避倾向,退缩、缺乏自信,那么可想而知,他一路走来将会是多么辛苦!不仅在学习上倍感困难,要与人相处融洽恐怕也得旷日费时了。
五、情绪本质
    指评量孩子一天清醒时,对不同情况所呈现的快乐与不快乐,友善与不友善,和悦与不和悦的比例。
  
 情绪本质正负向的不同:
    情绪本质负向的小孩,很少见到他的笑容,一天中不高兴的时间居多,彷佛经常哭丧着脸,“拗嘟嘟”的表情常使父母、师长不自觉的讨厌,小朋友们也会“以貌取人”地因他不友善的情绪表现而不愿和他亲近。
    于是,他生活中难展欢颜,情绪总是受伤。显然,不论在学习效果或人际关系上都大打折扣。
六、反应强度
    指评量孩子针对不同的内在或外在的刺激,通过语言、动作、情绪表现出来的激烈程度。
    反应强度激烈或微弱的不同:
    反映强度激烈的孩子,不但不会掩饰他的悲喜,甚至会以更夸张的语言或肢体动作来诉说他的喜悦与不满。他那“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近乎歇斯底里的表达方式,会使他的人缘不佳。
    反应强度微弱的小孩,不擅使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想法,容易造成老师家长对他需求的忽略。或许他心中有千言万语,但太过冷淡及含蓄;或许他内心感情澎湃汹涌,但却喜怒不形于色。因此容易造成亲子、师生关系疏离。
七、反应阈
    要引起孩子对某种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所需要的刺激量。
    反应阈高低有不同:
    反应阈(也就是敏感度)有六种类别: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及社会觉。
    反应阈低的孩子非常敏感,一点点刺激、变化、响动都会引起他的注意;一点点特殊的味道,像洋葱、红萝卜,他能马上察觉到;一点点肢体碰触,就会让他误认为是不友善的攻击;当然考试前老师一点点的提示,他也能很敏锐地抓住重点,掌握先机,而有较好的成绩。
    和反应阈低相反,反应阈高的小孩,表面上会给人比较迟钝的感觉。在旁人,老师只要轻轻喊一声,就能立刻惊觉;而他,却要老师拉高嗓门,喊好几遍,他才如梦初醒。
    当然,他就比较不会察言观色,不容易知道别人对他的感觉是喜爱或讨厌,总是傻愣愣的。因此,错失了机会,也会使人际关系受到影响。
八、注意力分散度
    指评量孩子是否易受外界环境刺激,而中断其正在进行的活动或改变其活动方向。
    注意力分散度高低的不同:
    注意力分散度高的小孩,注意力的焦点往往无法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件事上,稍微一点点的风吹草动,就足以让他心不在焉。这样的一心二用,对于老师的授课内容当然只能一知半解,成绩或学习效果自然也不可能有出色的表现。他也许资质聪颖,也许潜能无限,但因这样的气质关系,才华终将如朴玉,乏人雕琢而颜色尽失。
九、坚持度
    指评量孩子正在做或正想做某件事时,能否克服外来阻碍持续下去的程度。
    坚持度高低有不同:
    “不到黄河心不死”这句话,可以很贴切地形容注意力高的小孩,他一旦决定要做什么事,就可以废寝忘食,非至完成不肯罢休。如果不幸地,父母与师长不能了解孩子这样的气质,而认为他“不听话、任性”,亲子间或师生间的战争恐怕会与日俱增,难以化解了。
    经不起一点点的挫折,一遇到困难即轻言放弃,是坚持度低的孩子的通病,因此,他很难自始至终独立完成一件事情。而这样的先天气质不仅使他无法体会到克服困难、成就事情的喜悦,更可能让不明道理的父母与师长误认为他驽钝、愚笨或不可救药。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标签更能伤害孩子的呢?

小太阳文教机构多年来检测近十万幼儿的先天气质显示:孩子气质平均有2.6个向度为负向(负向表示高于或低于标准值)因此建议父母找出孩子负向的气质,优先给予辅导。

第六章  系列课程
一、公益课程
《天赋早知道》
《从先天遗传谈孩子的个体差异》
《善用遗传 出类拔萃》
《从先天遗传谈亲子教育》
《哪些遗传特质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如何善用特质因材施教》
二、因材施教九步曲
第一步 认识他/她 ——《先有伯乐 后有千里马》
□ 解读健康密码                               □ 解读行为特质
□ 解读学习风格                               □ 规划未来方向
第二步 接纳他/她 ——《天生我材必有用》
□  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  优秀的孩子需要智慧的父母
第三步 养育他/她 ——《养不教 谁知过》
□  给孩子符合生理特点的养育                  □  气质规律对孩子的影响及对策(1)
□  对来自遗传的自主行为进行认识              □  气质规律对孩子的影响及对策(2)
□  幼儿潜能与心理的变化
第四步 教导他/她 ——《忠言逆耳利于行》
□  洞察孩子交往中的种种问题                  □  利用艺术特质培养性情
□  启蒙孩子的学习智能                        □  多元智能在孩子学习中的体现
□  注重细节,开发潜能
第五步 陪伴他/她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婴儿期的个性教育(3岁前)                 □  入学前的适应教育(5-6岁)
□  如何帮助孩子因应小学生活                  □  小学中年级的个性发展教育
□  小学高年级的认识冲突教育                  □  准初中生的新生活教育
第六步 影响他/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陪伴孩子长大                              □  玩出快乐玩出安全
□  儿童不良行为的预防和辅导                  □  亲子互动
□  如何因应用行为改变技术辅导偏差行为
第七步 训练他/她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  注意力不集中的辅导
□  各类型孩子的学习障碍
□  作图作表作笔记                            □  小学生应用问题
□  陪孩子做功课的技巧                        □  思考判断辨认篇(光盘)
□  语言表达训练篇                            □  空间视觉辨认篇(光盘)
□  记忆能力训练篇(光盘)                    □  推理思考挑战篇(光盘)
□  学会考试方法(不会考试怎么办)
第八步 帮助他/她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  生活高手、认知巨人                        □  和谐天使、社会好人
□  独特睿智、逆思天才                        □  潜能无限、开放学者
□  青少年的不了行为和辅导                    □  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  健康与爱                                  □  走出自我设限的误区
第九步 成就他/她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  善用遗传提升竞争力                        □  获得与收获是对等的
□  避免成瘾性人格的形成                      □  从个性需求谈求知欲
□  潜能与特质决定优势发展方向

9 7 3 1 2 4 8 :
 
上一篇:
下一篇:
学 会 简 介
学 会 历 史
学 会 章 程
学 会 注 册
会 费 管 理
  会员登录
登录模块加载中...
  专家介绍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