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学川 中华医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中西医结合学科 主任委员 证号:CMSSME A1219
专家介绍:
明哲守志 夕阳争辉
“赤脚”行医三十秋,“开放改革”已白头。
桑榆晚景聊自慰,夕阳争辉志未酬。
彭学川,男,浙江人。1954年“浙医”毕业后,原分配于杭州市第三医院,1964年因受左的思潮影响,被迫赌气回乡参加镇卫生院工作。回乡后疲于奔命,但在乡间三十余年的行医实践中,以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方法,研究出“三三保健汤(丸)”验方一份。此方虽简,可组方合理,補气、养阴,助阳功能俱全。不仅对中医所谓的“肝肾不足”呈亚健康、亚病态的中、老年人有奇效,并在深入研究中发现对防、治中老年人多发病——早期高血糖,高血脂(包括脂肪肝)、轻度高血压(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等“三高”患者有效。为此,本人希望在有生之年,望与国内外有关医家、医药企业单位通力合作加以推广,造福于全人类。
退休后,埋头钻研古易和中医理论,略有心得,仍以中西结合的方法写就《易学思维与生命科学》一书,已发表有关论文近20篇,均获奖,并获一类继续医学教育分80分。于是笔者不仅入编于国内外十余家“名人录”,又蒙“国际健康科学研究会”和“国际传统医学学会”授予“东方医学博士”荣誉称号,世界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院并授予“教授”职称,国内认可国际通用(按:有关教授名单已由2008年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中国中医药年鉴》行政卷刊登公布,并颁发“资格入载医药年鉴证书”,以供各级卫生行政单位及有关医疗单位立档)。现并为“医促会全国专家委员会”委员、“香港国际中医人才研究会”理事及“中国文艺协会”理事、“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