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主页 >>人体检测 >> 量子检测
量子检测
时间:11-05-27 15:48:44 来源: 作者: 点击:   收藏"中华医学研究会"
学统一起来。
  玻尔提出“互补原理”,这就是电子“波粒二象性”的研究。它连同波恩的概率解释,海森堡的不确定性,三者共同构成了量子论“哥本哈根解释”的核心,影响至今。
  192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狄拉克解决了物质在高速运动时的量子理论。
  1930年以后,量子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处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半导体的原理,为晶体管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之后,量子理论在物理学、化学、半导体、微电子、芯片技术、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广泛的应用。
  1932年,后来成为计算机之父的冯•诺依曼利用希尔伯特空间等数学工具,证明了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之间的数学等价性。
  1944年,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试图把量子力学、热力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结合起来。
  1948年,美国科学家约翰•巴丁、威兼•肖克利和瓦尔特•布拉顿根据量子理论发明了晶体管。获得了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理论提供了精确一致地解决关于原子、激光、X射线、超导性以及其他无数方面问题的能力。同时为量子医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1980年,核磁共振应用临床医学领域。而生命信息检测仪也随之出现。
  1990年,美国、日本、新西兰开始研制量子共振技术,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研究。
  1995年,深圳市日研科技有限公司堀尾忠正,持“量子共振信息水”向中国卫生部咨询上市之市,卫生部因为认为水中无有效成分(即无药物成分)未受理。后堀尾忠正把这一可以用于治疗领域的量子医学技术改用于燃油添加剂领域,命名为油公核磁共振传递剂,1997年12月,堀尾忠正在北京展览馆展览出量子共振信息水和油公核磁共振传递剂。
  2002年,新西兰首次成功研发出量子化制剂,并用于各种疑难杂症以及癌症的治疗。

量子医学的对象及特点
    研究方向和对象
    量子医学的定义就说明了它的研究方向和对象是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因为量子医学通过量子力学的拓展,以量子技术方式介入医学领域的学科,所以,把人类的医学研究直接从宏观状态进入微观世界。
    在看得见的世界,一切物体或粒子的运动都遵循宏观物体运动的牛顿力学规律。在看不见的世界,反映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理论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决定原子核周围电子及各种超微粒子运动和性质的自然法则。量子就是生物体中电子运动所产生的磁能和超微粒子所产生的能量。其实,将能量分化为量子现象,是微观世界一切粒子变化的普遍规律。因为微观世界中一切超微粒子都属于量子层次领域的。而量子医学是在医学领域研究疾病在微观状态发生状态和规律的。
    量子医学的特点
    1、量子医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的学科。
    2、量子医学是通过研究发现电子等微观状态的颗粒遵守量子化规律,并应用于医学研究的学科。
    3、量子医学基于电子、光子等微观颗粒量子化特性,开辟医学新时代。
    4、量子医学强调人体的整体性质,认为任何人、事物都是一个系统联系的有机体,这些系统在微观世界中按照量子化规律进行交互、影响,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全面性特点。
    主要内容
    量子医学是建立在利用电磁辐射与人、动物和植物世界相互作用基础上的一个全新的学科。量子物理学研究电磁场的辐射,因此,量子医学的本质是电磁场,及通过测定分析生物体所释放的振动频率大小(即微弱磁场波动能量),进行诊断与治疗的医学,亦称波动医学。要建立“量子医学”,就要突破宏观进入微观来研究生命体,例如量子生物学的研究,必定从量子层次研究掌握疾病的量子变化规律

9 7 3 1 2 3 4 5 6 4 8 :
 
上一篇:
下一篇:
学 会 简 介
学 会 历 史
学 会 章 程
学 会 注 册
会 费 管 理
  会员登录
登录模块加载中...
  专家介绍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