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文福先生。台湾小太阳文教机构创办人,首创皮纹检测并获得全球唯一发明专利权
有关皮纹检测的科学依据,可分为两部份:
1、遗传特质判读部份--主要依据为遗传学、胚胎学、皮纹学、统计学、并参考医用遗传皮纹学、脑神经学及人类学。
2、教养及因应方法部份--主要依据为心理学、教育学。
兹分述如下:
一、发明遗传皮纹检测的动机
(1)、五十年前,一批科学家想了解唐氏症的来龙去脉,其中一组无意间竟然发现所有的唐氏症,不管年龄的大小,居然在手指上.手掌上及脚掌上这三部位有五种接近完全相同的皮肤纹路。这样的结果让研究者很惊讶的警觉:造物者究竟在人的皮纹上留下了什么讯息?
经过后继者不停的研究,终于发明了一套利用皮肤纹路(注一 皮纹学)判读人类先天遗传疾病的科学(也就是沿用20余年来人们所熟知的[医用遗传皮纹学])。
由于医生的职业本能,看到皮纹自然会想到和生理疾病的关联,但从上面本人所述及的现象,我也会推断如果一个人只拥有唐氏症应该具有皮纹五项特征的部份项目(如只具备2-3项),就医生的角度而言,他可能会断定这些孩子没有唐氏症的疑虑,但就教育者的眼光来看,它或许有唐氏症的某种现象,诸如语言表达能力脆弱…此时教养者或许因忽略了先天遗传因素,而困扰于亲子及师生互动的力不从心,这是本人发明遗传皮纹检测技术的动机。
(2)、低等动物没有皮嵴
人类大脑的外部,有一层灰色而包含许多脑细胞的脑皮质,我们可以由胚胎学进化的观点来分析,这种发育较早,同时与人类本能性功能有关的皮质为原始皮质,如司营人体的味觉、嗅觉、生殖、调整供给身体脏器的内分泌,维持生命等各方面的重要功能。
另一种是指自胚胎期后期开始,逐渐发育化成的新脑皮质,我们称之为新皮质,司营知觉、思考、创造等方面的功能。新皮质在人类大脑里所占的比例(图1),远比其它低级动物或生物为大,这也是人脑所独具的特征。又如从图3亦可发现,兔、猫、猴子等动物的味觉与嗅觉特别灵敏,故控制其部位的原始皮质占位亦较大,新皮质部位反而小。

图1:低级动物的原始皮质较新皮质发达
总而言之,原始皮质掌管基本功能,如:味觉、嗅觉、生殖等,新皮质掌管思考、创造等功能,人类所以成为高等动物,主要系新皮质所占之比例高于原始皮质;本人发现低等动物没有皮嵴,而高等动物均具有密度不等的皮嵴,因而大胆假设新皮质与皮纹必然存在某种对应的关联。
多年来历经统计及归案,并参考遗传学、胚胎学、皮纹学、医用遗传皮纹学等相关文献,终于发明皮纹检测技术,确定皮纹与包括行为及智能方面遗传特质的判读方法,并获得国家唯一专利权。
二、皮纹检测综合遗传学、胚胎学、皮纹学、脑神经科学
(1)、早在一百多年前,科学家们就发现手指的皮纹与先天多元智能之间有着关联性。1969年,当时医学研究发现,胎儿在母体内成长到第13周至16周时,大脑纹路与手指皮纹同步成长,一般于第十六周末完成全部的分化形成,从此不再有任何的变化,而且每个人的皮纹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会改变。近二十年来皮纹检测已被接受成为临床诊断的工具,而且推展到公共研究的领域。
每个人皮纹的形状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它能反映出个人的遗传特性。国内外有许多科 |